破裂的合作办医:建院七年未开业,数百医护去留难
来源网站:new.qq.com
作者:南方周末
主题分类:劳动事件
内容类型:深度报道或非虚构写作
关键词:职工, 长沙县, 湖南省, 医院, 长沙
涉及行业:服务业, 医疗卫生
涉及职业:政府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者
地点: 湖南省
相关议题:
- 长沙县人民医院的建设进入收尾阶段,但医护人员被告知原有的合作办医模式终止,医院不再是湖南省人民医院分院。
- 该医院的医护人员在过去七年中,以湖南省人民医院分院的身份,进行前期人才储备和培训,其中包括两百多名硕士、博士学历的医生。
- 2024年初,医护人员的身份突然从省医院“职工”变成了被送来进修的县医院职工,这一变化引发了医护人员的不满和异议。
- 由于合作办医模式的终止,长沙县人民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星沙院区)的公章被冻结,导致一些职工至今未签署劳动合同。
- 长沙县人民医院的建设项目已经到收尾和验收阶段,但医院的开业时间一再推迟,给医护人员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以上摘要由系统自动生成,仅供参考,若要使用需对照原文确认。
2024年2月27日,长沙县人民医院建设进入收尾阶段。南方周末记者郑丹摄
2024年2月3日,长沙县人民医院的366名医护人员集体拟定一份异议书,一张A4纸上挤满密密麻麻的签名和红手印,一式两份,分别寄给长沙县卫健局和长沙县政府。
就在前一天,长沙县卫健局召开了一次火药味颇浓的会议,临时通知该院职工前往长沙县其他医院轮岗。此举迅速成为挑明矛盾的导火索。
2017年,长沙县政府与湖南省人民医院合作办医,筹建长沙县人民医院。双方签署整体托管协议书,由后者全面管理,致力打造一家非营利性三级综合医院。
过去七年,长沙县人民医院以湖南省人民医院分院之名,按照省级三甲医院的招聘标准,聘用515名职工做前期人才储备,其中两百多名医生均为硕士、博士学历。医院建设至今,全体职工被安排在湖南省人民医院的其他三家分院培训、工作。
但在2024年初,短短一月时间内,这批医护人员的身份似乎一下子与湖南省人民医院无关。他们被告知,原有的合作办医模式终止,长沙县人民医院不再是湖南省人民医院分院。
近期,南方周末记者采访长沙县卫健局、湖南省人民医院了解到,自2023年上半年开始,双方就展开了一场漫长的拉锯战,直至2023年12月30日确定合作破裂。不过截至发稿,双方还未签署终止协议。
本院医生变为进修医生
“我当时就是冲着这块牌子来的,没想到最后扑空了。”2024年2月27日傍晚,一名医生指着湖南省人民医院的门牌石说,他于2022年入职长沙县人民医院,“能进来都不容易”。
2018年底入职的一位医护人员称,为了湖南省人民医院星沙院区这个省级平台,他在硕士毕业后,放弃了三个已经拿到的市级医院工作机会。与他类似经历的人不在少数。同届入职的另一位医生也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自己特意从上海一家公立医院辞职,来到长沙生活,“当时觉得这个机会很好”。
医护们眼中的“好机会”,不仅仅是好的工作单位,还有好的生活环境。
长沙县,隶属于湖南省长沙市,别名“星沙”。地区GDP在全国县城排名中位列前茅。但长沙县医疗和教育一直是短板。为建设跟经济实力匹配的医疗体系,2016年,长沙县人民医院的建设计划逐渐清晰。
据长沙县融媒体中心官微“星沙观察”2017年11月3日报道,当日长沙县政府与湖南省人民医院签订整体托管合作协议,长沙县人民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星沙院区)核准编制床位1200张,总投资规模22.18亿元。
南方周末记者在长沙县政府官网查询到三次招聘信息,分别在2018年、2022年、2023年,三次共计招聘515人。首次招聘介绍,根据政策要求,县人事联席会议审议,决定为医院提前储备人才,2018年公开招聘的258名临床医技人员,其中博士30名,其余为硕士。
“当时的招聘条件就是按照省级三甲医院的高要求来的,医生均为全日制硕士及以上,护士基本都是全日制本科及以上。”2018年入职的医生赵航(化名)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职工在湖南省人民医院培训及专科学习期间,薪资待遇由长沙县政府财政拨款发放。
“我们护理团队只招聘200个人,但有4000人报名。”一名2022届护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岗位竞争激烈,“我们进来以后也跟打了鸡血一样,热情满满,都觉得能一起把这个医院做好”。
过去几年,职工们多次集体参观星沙院区。到了2023年4、5月份,医院内部设施基本齐全。然而,让他们措手不及的是,2024年1月5日,长沙县卫健局发给湖南省人民医院一份《关于长沙县人民医院在职人员进修的函》,其中提到:为提高长沙县人民医院现有515名职工技能水平,我局拟分三批送贵单位进行1-5个月的专科进修。
这意味着,医护人员的身份突然从省医院“职工”变成了被送来进修的县医院职工。
该进修函提到原因是:合作办医终止。并称长沙县人民医院财务需进行相关审计,财务账户暂时冻结。两名2023届护士向南方周末记者补充,也因此,长沙县人民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星沙院区)的公章于2023年被冻结,导致这一届入职的百余名职工至今未签署劳动合同。
“从省级平台突然变为县级单位,这是我们最不能接受的。”赵航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七年未开业的医院
2月28日,南方周末记者来到长沙县星沙街道,远远就能看到长沙县人民医院园区耸立的两栋高楼,曲面外形的建筑风格恢宏大气。医院对面又是另一番景象,只有一片荒地与丘陵,周边人影稀疏。不远处,以“长沙县人民医院”命名的公交站还没贴路线图。
“他们当时建设的初心,就是解决民生问题,对这个医院的谋划起点也比较高。”2024年3月1日,回忆起这场合作,湖南省人民医院筹备办主任兼长沙县人民医院法定代表人李放军说,“当时长沙县政府主动找我们省卫健委谈的,要找一家省级大医院合作。”
湖南省人民医院官网信息显示,该项目被纳入长沙县“十三五”重点工程。2017年长沙县当时主要领导在签约现场致辞时,用“举全县之力”来形容长沙县对推进双方战略合作的诚意。
2017年11月3日,湖南省人民医院与长沙县政府正式签约。图片来自湖南省人民医院官网
也是在这一年,湖南省人民医院脱产派驻3人组成管理团队全程参与项目建设,李放军作为负责人;2018年,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任命李放军为院长;到2021年4月,派驻管理团队增至11名。
2019年10月29日,长沙县人民医院正式启动开工建设,项目投资升至24.44亿元。后承建方在媒体采访中称,项目将于2022年底竣工;但2022年,长沙县政府官网信息显示,医院将推迟到2023年竣工试营业;最新的信息则是,目前该院建设项目已经到收尾和验收阶段。
关于医院至今不开业的原因,长沙县卫健局副局长王旭于2024年2月28日在接待几位职工来访时解释,不开业与疫情、医院建设本身的复杂性相关,另外工程验收也受“4.29事故”的影响,后期整改时间较长。
2022年4月29日,长沙一老式楼坍塌,53人遇难。王旭说,在那之后,长沙住建系统的验收标准就提高了。原本卫健局打算2023年竣工,标准提高后,验收没通过,整改又拖了一段时间。
“我们也想快点交付,越快越好。”参与医院工程建设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合作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施工进度。另一位工程人员抱怨,大楼内部的标识安装项目也搁置了一段时间,因为湖南省人民医院退出后无人指导。
3月7日上午,长沙县卫健局针对第一批轮岗职工召开的交流会上,卫健局副局长宗书尧称,医院交付时间定在2024年5月31日,预计将在10月正式开业。
有职工当场提出反驳:“我们2018届经历了五年,吃过太多‘饼’。”一名2018届医生向南方周末记者形容自己的失望:“我看着它从山变成平地,变成坑,然后起高楼,一直等不到它开业。”
借第三方融资的代价
南方周末记者获得一份材料显示,2023年11月30日,长沙县政府致函致湖南省人民医院:“由于近年经济形势、上级政策、社会环境等客观因素均发生改变,《长沙县人民医院整体托管协议书》中有关内容因客观条件已无法实施,经双方友好协商,现需终止。”
南方周末记者了解到,双方合作出现变化最初是在2019年。这一年,长沙县政府开始采用PPP模式建设长沙县人民医院,一家叫做长沙市医疗健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医健投”)的企业参与医院的建设。
所谓PPP模式,是一种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或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模式。公开信息显示,医健投成立于2018年,是由市直七家公立医院发起成立,主要承担“健康长沙”建设PPP项目实施。建设内容包括医院、基层医疗机构等70个子项目,长沙县人民医院项目成为“健康长沙”的首个新建项目。
“作为回报,长沙县政府跟医健投签署了一份协议,将医院的非核心医疗收入和运营都交给了医健投。”长沙县人民医院建设项目部知情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这就意味着,非核心医疗收入从湖南省人民医院的整体托管运营范围中剥离。在相关方看来,这涉嫌构成根本性违约。
“这肯定跟合约里的约定有冲突,他们签完PPP项目之后,对我们之前的合约做了一些调整,让我们签协议,我们肯定不签。”李放军向南方周末记者强调,按照此前的全面托管协议,长沙县政府投资建设,所有收入都由湖南省人民医院负责,“当初约定的内容不能更改,你要理解‘全面托管,管办分离’这八个字,省人医(指湖南省人民医院)一直是按照整体托管协议推进各项工作,投入了很多感情和精力”。
《长沙县人民医院整体托管协议书》显示,长沙县政府作为甲方,将长沙县人民医院全面托管给乙方湖南省人民医院,加挂“湖南省人民医院星沙院区”的牌子,严格实行“管办分离”,甲方负责投资建设医院,乙方按照院区建设同质化的原则进行管理。双方合作期限20年。
在2023年1月的湖南省人民医院合作办医汇报会上也提到,“针对医院纳入健康PPP项目管理后与主协议之间的冲突部分,需要尽快明确并完善签订补充协议”。
王旭在上述场合解释,之所以在2019年采用PPP模式,是因为在2018年,国家出台一系列消除地方债务的政策。“长沙县发展很快,全国排名第四,发展快的同时债务肯定就高,踩到了国家规定的红线。所以就拉了一个PPP的融资。”
据医健投官网信息显示,仅在2019年,该项目全年累计置换项目资金8.39亿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5.56亿元。
王旭介绍,后来PPP模式相关新政策进一步加固了长沙县政府与医健投的合作,进而促使与湖南省人民医院的合作模式画上了句号。
2023年,全国范围内清查PPP模式。为了遏制地方政府隐形债务风险增加,提高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项目建设运营水平,2023年11月,国务院相关部门重新明确了PPP项目实施原则,其中有一项就是明确了管理责任分工,地方各级规范推进特许经营模式,项目合同中明确约定建设和运营期间的资产权属,清晰界定各方权责利关系。
“去年全国范围内清查PPP模式,不再搞这个模式了,但明确要求已经审批过的PPP项目严格按照文件来执行。去年11月的正式文件要求权责必须分清。”王旭介绍,长沙县人民医院的PPP项目文件有一项要求就是,将非核心医疗收入交由国有投资方负责。“医健投投资,就是通过非核心医疗收入拿回效益,这就跟我们2017年签署的全部打包交给省人医的合作协议相冲突。”
人财物分歧
“其实PPP模式双方可以协商,后来没谈拢。”前述知情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医健投负责非核心医疗收入运营项目只是双方产生的分歧之一,此外,双方就人事选派方面也有不同想法。
《长沙县人民医院整体托管协议书》中的“医院运行模式”一项规定,长沙县人民医院院长和院领导由乙方(湖南省人民医院)提名,按程序由长沙县政府任免。管理和技术骨干由乙方按需分层次选派。此外,法定代表人全面负责医疗、教学、科研、人事、财务、行政、后勤等医院各项管理工作。
在合作费用方面,筹建开业期间,长沙县政府每年支付给乙方委托管理费300万元,年度医疗收入在3亿元以下(含3亿元)每年支付给乙方800万委托管理费;年度医疗收入在3亿元以上,按年度医疗收入的3%支付给乙方委托管理费。
“双方不太可能再合作了。”多位知情人士向南方周末记者透露,时隔七年,长沙县政府已经换过三届领导班子,每届面临的环境不同,对于长沙县人民医院建设的想法也不同,“当年签约的时候,长沙县财政很好,但遇到疫情和经济转型,政府财政紧张,县医院又是一个很大的GDP增长点,长沙县不想把这个增长点让给省人医。”
“县里不想花了24个亿把医院建起来了,最后还插不上话。”一位接近长沙县卫健局的知情人士称。2023年上半年,在长沙县政府提出的新合作模式中,要求党委书记、人事部主任兼纪检负责人,以及分管财务的负责人均由长沙县政府任命。院长及副院长职务人选由湖南省人民医院派选。
“原来关于人、财、物都是省人医管的,因为是我们省人医全面托管,长沙县只有任免权。”南方周末记者向李放军求证时,对方称长沙县政府确有干涉人事派选,至于详情不便多说。
王旭对此有不同看法:“长沙县人民医院本质上是属于长沙县政府的,它的书记就应该是我们长沙县人民政府来任命。”他解释,2018年国家明确的政策是“党委领导的院长负责制”。
“这几个政策性的东西,我们没办法,不能违背中央政策。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原因,跟原来协议不符,所以还是回到原点。”王旭说,2023年双方多次沟通,湖南省人民医院坚持全面托管协议,始终无法达成共识。
“就像两个人组建家庭一样,一开始都是奔着好的前景去的,后面因为性格不合等原因离婚了,肯定不是单方面原因,继续在一起可能还对孩子造成进一步伤害。”一名长沙县卫健局的工作人员打了个比方,“所以分开未必是一件坏事。”
最终,双方口头确定在2023年12月30日终止合作,515名医护人员如何安置成为棘手的问题。上述卫健局工作人员称,湖南省人民医院曾在沟通会议上明确提出,希望长沙县政府尽快将职工全部撤走。
“不存在赶职工走。”李放军说,双方领导最近一次拟定的终止协议时间点在3月31日,“3月31日以后,所有职工以进修名义在省人民医院工作”。
此前,长沙市也出现过一起政府与公立医院合作办医失败的案例。2014年,长沙市天心区政府和中南大学合作筹建的中南大学湘雅五医院,拉入第三方民间资本打造一座大型综合三甲医院。但后因第三方资金周转困难,工程烂尾。
三方于2020年终止合作协议。2021年,湘雅五院将暂时安置在中南大学其他三家附属医院的所有医护人员召回,最终遣散92名医护人员。
2022年1月,长沙市给出最终解决方案:项目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新院区名义重启,“不再采用PPP模式”,改由国家发改委及长沙市政府共同筹措资金进行建设,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激烈的“分手”
对于大多数职工来说,继被通知身份转为进修职工后,双方合作终止的消息再一次被证实,是在2024年2月2日的首批回县轮岗人员工作安排会议上。多位职工回忆,那是一场颇有压力的会议,现场设有三个摄像头全程记录,参会人员按名签就座。参会领导宣布合作办医终止,并多次强调纪律、品德问题,劝诫员工要收敛“湖南省人民医院的贵族气息”。
上述参会领导称,职工们要做好“过一段苦日子,开业以后待遇还可能会下降”的准备,合作终止后,长沙县人民医院作为一家没有品牌号召力的新医院,“刚开始业务是做不起来的”。
2024年2月2日,长沙县人民医院首批轮岗会议现场。受访者供图
“开过那个会心都凉了,那种心情不知道如何形容。”几位员工告诉南方周末记者,面对合作办医突然终止,临时被通知身份转为进修,基层轮岗也未提前协商,更没有明确的轮岗文件通知和后续安排,他们一时无法接受,才选择联名拟定异议书。
矛盾愈演愈烈,全体职工拉起一个微信群,群名为“找家的孩子”。15天后,针对异议书内容,长沙县妇幼保健院组织职工开“面对面交流会”,几名医生当场拨打举报热线“12345”投诉长沙县卫健局。在随后的第一批轮岗报到时,有五十多名职工未到岗。
多名医护人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短期轮岗存在专业不对口的情况:“比如把感染科安排到儿科,血液科安排到心内科。”2018年入职药剂科的临床药师们反映,他们在湖南省人民医院一直在做临床医学相关科研,“现在把我们安排回县里轮岗,没有临床药学的平台了,只能做最基础的发药工作”。
一位接受基层轮岗安排的医生称,自己在轮岗单位的带教老师居然是自己以前带的进修学生,“确确实实心里面有落差,有失望,因为他的第一台手术还是我教的。”
“我们肯定是希望长沙县政府跟省人医能恢复合作,现在两方谁都不愿意让步。”赵航说,自2018年入职后不久,他就在长沙县人民医院附近,以每平方米1万元的价格买了一套房,原本计划等入职之后就举家搬进去,目前还有近30年的房贷要还。
长沙县人民医院附近一楼盘的销售人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该院不少职工在附近买房。南方周末记者走访时也看见,周边有招商宣传广告以“湖南省人民医院(星沙院区)”为卖点。
“现在不可能去长沙县人民医院工作了,房子怎么处理以后再说吧。”赵航有了辞职的想法,他提前报名了2024年3月23日的长沙市卫生单位统考。同一批员工中,不少人跟他一样,目前已经停掉湖南省人民医院的工作,投入精力备考。
对于这场统考,近十名职工表示没有底气,原因是他们已经到了长沙市医疗系统招聘的年龄上限,“而且招聘的岗位又少,我们不占优势”。
南方周末记者查询长沙市内15家省市级医院的医技人员招聘公告发现,医师岗位多要求硕士学历及以上,年龄一般设在30岁以内;护理岗位多要求本科学历及以上,年龄在25岁以内。县级医院招聘标准显然较宽松,以长沙县5家县级医院应聘标准为例,医生本科起步,护理则大专起步。
此外,当下辞职就意味着付违约金。南方周末记者获得的一份职工的事业单位聘用合同显示,聘用单位(甲方)的名称为“长沙县人民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星沙院区)”。其中规定,乙方工作服务未满约定期限的情况下提出离职,乙方要向甲方赔偿因培训产生的相关费用。
2月下旬,几名2022年入职的护士在咨询离职事宜时,得到卫健局一名科长回复是“大概赔偿四五万块钱”。此前一名于2022年离职的2018届医生反映,自己因工作未满8年期限,赔偿金额包括培训期间的奖励性绩效、住房补贴等等,总计13.5万元。
3月8日,湖南省人民医院将长沙县人民医院所有职工的工作账号注销。一位负责统筹法律途径维权工作的职工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目前已经有超过两百名职工联合聘请律师,为后期申请劳动仲裁做准备。“2023年招聘的105人没有参与请律师,因为他们没签劳动合同。”
对于职工集体准备走劳动仲裁的计划,宗书尧在长沙县卫健局第一批轮岗职工交流会上回应:“如果到最后,大家拍板定了要走,我们也不会强留。如果要打官司,长沙县也不害怕走司法流程。现在我们还是尽可能争取更多的员工能够按照计划回到县里来。”
南方周末记者 郑丹 南方周末实习生 柯愉乐
责编 何海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