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离了公司或者公司离了你,都不会完蛋”丨人在职场

发布日期: 2025-07-04
来源网站:news.qq.com
作者:
主题分类:劳动者处境
内容类型:深度报道或非虚构写作
关键词:老师, 在职场, 课时费, 公司, 教学, 身体
涉及行业:教育, 服务业
涉及职业:白领受雇者
地点: 上海市

相关议题:工人仲裁/起诉, 离职辞退(包含遭到裁员或逼退), 压迫行为, 工作时间

  • 文章讲述了作者在知名教育机构工作期间,因高强度工作和无偿加班导致身心俱疲,最终因一次因病迟到被公司以考勤为由扣除全部课时费。
  • 作者在申诉无果后,面对公司不断增加的无偿工作要求和不合理的处罚规定,感受到个人付出与回报严重失衡。
  • 在辞职过程中,作者被要求支付高额“甩班费”,并被公司以“优秀员工”为由试图挽留,但课时费依然未能全额返还。
  • 作者反思自己因责任心过重和外界压力,长期忽视身体健康和个人感受,导致被动接受不合理的劳动条件。
  • 文章通过自身经历表达,员工离开公司或公司失去员工都不会“完蛋”,强调关注自身感受和权益的重要性。

以上摘要由系统自动生成,仅供参考,若要使用需对照原文确认。

“姐,今年公司才发了500元奖金,天天无偿加班,想辞职可又因为是毕业后第一份工作,不太好意思……”电话那头传来表妹疲惫的声音,我的脑海中浮现出自己去年辞职前的场景。

我的前公司是上海一家知名教育机构。辞职前,我的评级基本已经是最高了。然而,暑假班期间,我调整了授课年级,接了另一位颇有名气的老师的8个班级。这意味着,我需要重新添加一百多位家长,并逐一电访。由于春季班结束的时间比较晚,再加上暑期授课培训的时间被拉长,我仅休息了一天便投入了长达一个月零十天的“课程马拉松”当中。

不巧的是,暑期课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安排了早八课,这就导致我经常在上完一天的课程后还要无缝衔接作业以及作文的批改和反馈……这一系列的压力让日均通勤两小时以上的我愈加崩溃。某一天早起时,我突然头晕目眩,有些低血糖。当我坐上地铁时,我才发现我可能会迟到三至五分钟,而我们的考勤规则是必须提早至少20分钟打卡。

事发突然,我给校区教务老师打电话说明具体情况并道歉,请求对方先代我管理班级。没成想,我却收到了来自教学组老师的“黄牌”警告:“老师,很抱歉通知您,由于您今早开课后迟到了五分钟,本月的课时费清零。”

震惊之余,我打电话询问校区教务老师,为什么没有和教学组老师说明我是身体原因。对方的回答模棱两可,让我感觉到自己就像个小丑。按照暑期课的密度,一个月的课时费抵得上平时两倍,更何况为了服务好新家长和新学生,我每天的睡眠时间仅有5个小时,身体早已超负荷。

我提交了申诉。等待回复期间,教学组又出了每周给所带班级无偿上一节“小灶课”的新规,仿佛要将我们的时间彻底榨干。望着眼前堆积如山的作业,我感慨自己明明付出了最大的努力,却因为一次不可抗力被抹杀了一切,这公平吗?

于是,当教学组老师约我面谈却仍坚持扣课时费时,我无可奈何地提出了辞职。“老师,您现在离职,需要额外支付秋季班的甩班费。”我内心默默算了一笔账,发现甩班费竟是本月未被扣除的课时费的两倍。对方看出了我的一丝犹豫,又劝说道:“您是我们年级非常优秀的老师,我们会尽可能跟HR沟通,争取为您保留80%的课时费。”

当晚,我在电话里向母亲透露了回家的念头,母亲立刻“反驳”道:“大城市的工作机会难得,现在工作又不好找,你回来之后也赚不到一两万一个月的工资,还是多想想这份工作的好处!”

我回忆着第一次站上讲台的情景,紧张中带着自信和满足。念及这份工作带给我的成长,我又当起了那个热爱教育事业的“春蚕”,勤勤恳恳批改作业,挤压睡眠时间准备小灶课的内容。一周后,我的处理结果还未出来,教务组突然通知我们将小灶课增加到一周两节,原因是家长的反响很不错。我急忙询问起课时费的申诉结果,却得到了“维持原判”的回复,HR更是冷漠地说:“别的老师工作量也很大,为什么整个暑期班只有你出现了迟到的情况呢?”

我沉默了。当我本科未毕业时,就有长辈问我:“别人都保研或找到工作了,为什么只剩你没有去处呢?”这样的话勾起了我的自卑和羞愧,让我耻于提及暂缓人生节奏,始终拖着不堪重负的身体前进。如今,面对HR的“灵魂拷问”,我内心不禁又浮现了一丝“自卑”:我好像一个被钉在十字架上的犯人,不但接受着“你是不是一位称职老师”的无情质问,还被自己进退两难的情绪折磨着……

这是我第一次认真地审视内心那个敏感的小孩。我发现,早在迟到事件发生前,我就已经出现头晕了,可由于过剩的责任心,我不但没提“请假”,还额外替生病的老师上课,导致身体状况越来越差。而在事情发生后,我依旧没有尊重自己的感受,选择顺着母亲的意愿继续扮演“好老师”的角色,没有拒绝上司给的额外工作量,越来越被动。

我和同在上海打拼的本科同学交流了想法。刚从日本留学归来的她笑着对我说:“在日本,辞职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你甚至还要花钱找中介代表你向公司传达辞职意向,帮助你争取相关福利……日本人‘终身雇佣制’的文化根深蒂固,他们将‘工作’和‘忠诚’绑定,辞职意味着背叛。”我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她却轻声说道:“事实上,你离了公司或是公司离了你,都不会完蛋。”

我再一次沉默。这一个多月以来,因为高强度工作和辞职内耗,我对这份工作的热情在不知不觉中被消耗得差不多了。哪怕我欺骗自己留下来,也没有了当初的动力,还会损耗自己的身体和精神。“别把自己太当回事,你只是想休息了……”同学安抚着我,我点开离职界面,毫不犹豫地提交了申请。

那一天,我格外轻松,仿佛经过了又一场“成人礼”。沪漂三年,我总是想把自己最好的展现给别人,却没发现自己吞下了诸多“苦果”:耻于落后于人,耻于状态不佳,耻于请假休整,甚至连不得已的辞职都觉得自己错了。可回头想想,哪一步错了人生都不会完蛋,在其他人眼里,我也只是个可有可无的“NPC”……只有先关注自己最真实的感受,照顾好自己,才能够处理好社会关系,让一切顺利起来。

电话那头沉默了许久。三天后,表妹迈出了离职的第一步,和当初的我一样,感觉全世界都明亮了起来。

(作者为上海市民)

• (南方周末App“hi,南周”栏目之“人在职场”,欢迎来信分享职场心声、吐槽职场经历、打破刻板印象、揭秘行业规则。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编辑 删除 返回